又是一个周三。
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超声科医师高斌的预约本上已经登记了7个人。
连续5个月了,每周三下午两点,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郑曙光博士等医生都会与高斌准时“隔空”会诊。
在郑博士远程指导下,高斌熟练地操作海信超声探头,会诊大屏同步显示清晰动态的超声图像。
尽管相隔300多公里,双方就像近在咫尺一样讨论病例。
今年3月18日,青大附院—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5G智慧超声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。该中心通过海信超声等高科技手段及5G技术,打通地域、交通及人员等多重屏障,将青大附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,为当地群众提供常态化的远程超声医疗服务。
就这样,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平邑县柏林镇卫生院,成为山东省依托5G技术实现远程超声会诊的乡镇卫生院。
接下来的5个月里,高斌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工作上的变化。
超声诊断是乡镇卫生院必不可少的确定诊断检查方式。但是很长一段时间,由于诊疗水平和医疗设施配备有限,高斌所在的卫生院平时诊断主要靠CT,超声检查只占10%。
“此前的超声设备噪音大,清晰度也不高,加之基层医院超声医生水平有限,能够开展项目很少,像颈部血管、下肢血管检查都不会做,临床大夫对我们的信任度也不高。”
高斌说,现在用的海信超声不仅清晰度高,特别是在一些功能上,像血管流速的自动测量效果比较好。而且通过远程会诊,青大附院专家还能“手把手”进行图像诊断指导和超声操作手法指导。
这样的机会,高斌更是不敢想。
“基层医院超声科医师普遍存在进修机会少的问题,很难得到专业的操作指导。我们进修基本都是去县里的医院,而且一般不会进行上机操作。通过会诊,能与三甲医院的博士沟通,从操作手法到理论,都能得到很好的教导,收获实在太多了!”
5个月前,创新中心刚成立时,柏林镇卫生院、平邑县都进行了公众号宣传,医生也会将信息发到朋友圈,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远程会诊。
从最初每次3个病例,到现在15个病例集中会诊,“创新中心”在当地知名度越来越高。患者不仅有本乡镇的,甚至还有平邑县城、其他乡镇医院的患者前来就诊。
高斌记得,有一个患者来会诊时,看到海信超声的大屏幕时就被震撼住了,觉得设备非常先进,又看到青大附院的郑博士在远程指导,感觉这种会诊比较好。于是,他马上打电话,喊来三个亲戚会诊。
当远程超声会诊成为常态化,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“三甲”医院医疗服务,基层医生实操、诊断能力也有大幅提升。
目前,柏林镇卫生院甲状腺、乳腺超声诊断水平明显提升,可独立开展四肢血管超声检查。通过远程会诊,像一些良性病灶的患者不需要再往上转诊了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。
郑博士说,刚开始会诊时,以普通病例居多,柏林镇卫生院医生甚至很难鉴别哪些是良性结节。“经过几个月磨合,高斌医生对一般的甲状腺良性结节都能够鉴别出来了。而且,在做出诊断之前,他已经分好类,将四类病例拿来会诊。我对他的分类还是比较认可的。”
在5G智慧医疗的背景下,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,整合优质医疗资源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,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。
5G智慧超声协同创新中心目的正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“下沉”,提升沂蒙老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通过海信超声、远程超声会诊系统、5G网络技术,创新中心专家们能够进行超声远程会诊、远程教学、远程心电等工作。
目前,海信超声已经在齐鲁医院等3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使用,应用病例已达5万多例,产品质量获得了专家的认可。海信超声将打通地域、交通及人员等多重屏障,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,为基层群众提供常态化的远程超声医疗服务。